无线充qi2.2认证注意事项



随着无线充电技术迈入Qi2.2时代,产品认证已成为厂商进入市场的核心环节。全新的标准不仅提升了充电效率,更在安全性、兼容性上设立了更高门槛。对于计划进行认证的企业而言,深入理解Qi2.2的细节要求,是确保项目顺利推进的关键。

精准把握技术规范的核心

线圈布局与磁吸设计是Qi2.2认证的物理基础。多合一产品必须包含至少一个MPP(磁吸)或EPP(扩展功率)发射区域。手机充电位若采用MPP磁吸设计,其磁场分布需严格符合WPC标准,中心点磁场强度必须达到或超过0.3mT,这相当于确保设备与充电器之间能建立起稳定而精准的“握手”连接。当产品同时包含BPP(基础功率)充电区域时,需特别注意避免电磁干扰,线圈间距应保持至少20毫米,并通过专业的屏蔽层进行隔离,这好比在一条繁忙的多车道高速公路上设置了物理隔离带,确保不同功率的“车流”互不干扰。

在元器件的选择上,MPP线圈的电感值建议控制在10至20微亨之间,其Q值(品质因数)不应低于50,这些参数共同保证了能量传输效率能够轻松跨越70%的门槛。更为关键的是,所有MPP/EPP区域都必须集成符合WPC标准的鉴权芯片,这颗芯片如同产品的“电子身份证”,负责完成与接收设备之间的安全对话和身份核实,其通信时序的误差必须控制在正负5%以内。

构建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

Qi2.2标准对产品的智能管理与安全防护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。当多个设备同时充电时,需要通过主控MCU实现智能功率分配,动态调整能量输出。安全防护机制则是产品的生命线,系统需具备过温、过压、过流等多重保护。例如,当线圈温度达到60摄氏度时,就应自动触发降功率模式;一旦温度攀升至70摄氏度,则必须立即停止充电并通过LED灯发出警报。

异物检测功能同样是考核重点,其需要能灵敏地探测到直径不小于3毫米的金属异物,检测系统的灵敏度需达到0.1欧姆级别,并在200毫秒内快速响应,这几乎是人眨眼一次所需时间的三分之一,确保潜在风险能被瞬间识别并切断。

无线充qi2.2认证注意事项

规范使用认证标识

通过认证后,Qi2标识的使用也需严格遵守规范。Qi2标识仅适用于具备MPP或MPP&EPP充电区域的产品。对于多合一充电器,其MPP充电区域的中心位置必须清晰显示Qi2标识,而其他非MPP充电位则无此强制要求。单一的发射端产品则必须展示Qi2标识,但对于内置安装的车载无线充电设备,显示标识是允许的,并非强制规定。正确使用标识不仅是合规要求,更是向消费者传递产品品质与安全承诺的重要方式。

重视认证后管理与变更控制

获得认证证书并非一劳永逸,有效的后期管理同样重要。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Qi2.0认证在开始时,WPC最多接受包含3个Qi2充电位置的多合一产品。认证证书的有效期为12个月,之后每年都需要进行一次周期性测试,重点验证功率输出精度和异物检测功能是否持续符合标准。

此外,若产品在认证通过后发生任何变更,例如产品结构、电源连接器、核心材质、线圈参数、屏蔽材料、甚至实现无线充电功能的软件或固件发生改变,都需要重新提交认证。这就好比汽车在经过重大改装后需要重新进行安全检测一样,确保任何改动都不会影响其最根本的安全性与兼容性。

夯实认证前期准备

成功的认证始于充分的准备。首要步骤是确保企业已成为无线充电联盟的会员,因为Qi认证仅对联盟成员开放。在正式提交申请时,需要准备详尽的认证申请表格和规定数量的产品样品。申请表格中应包含设备型号、详细规格和技术参数等关键信息,这些资料是WPC了解产品特性的核心依据。同时,与认证实验室保持密切沟通,及时解决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,对于顺利通过认证至关重要。

总而言之,无线充Qi2.2认证是一个涉及技术、安全、规范与管理的系统工程。厂商需要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技术细节,构建全方位的安全防护体系,并建立规范的认证后管理流程,方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奠定坚实的产品基础。

本文标签: 无线 qi2.2 认证

上一篇:s1002无线充ic
下一篇:无线充qi2新标准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icgan.com/news/202511131457.html

185-2081-8530

18520818530